资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95岁特等功臣深藏功名60年,妻儿不知邻
TUhjnbcbe - 2023/6/16 21:35:00
北京中医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273.html

年,四川省发起了一个“寻找最美老兵”的活动。

负责这次采集的是退伍*人事务局副局长张涛,他们在资阳市的农村完成了工作后便收拾东西准备前往下一个地点。

就在这时,一辆三轮车疾驰而来。车上坐着一位年过九旬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大喊道:“等一下,我是老兵!”

张良荣

看热闹的村民们一看来人就笑了,有人指着他对张涛说:“这老爷子一定是听说国家优待退伍兵来浑水摸鱼来了。”还有人上前拉着老人说:“老张你平时跟我们吹牛说自己是老兵也就算了,怎么能在国家面前撒谎呢,赶快回家去吧。”

老人听着大家的嘲笑不动声色,他神情严肃,郑重地从兜里掏出了一个破布袋交给了张涛。当破布袋打开后,不仅张涛震惊了,村民们也都目瞪口呆。

只见破布袋里有足足六枚*功章!其中竟然还有三枚是特等功勋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立功奖状和纪念章。

这些无一不表明这个年过九旬的老人曾立赫赫战功,身负累累功绩!这是足以名垂青史,光耀子孙的功绩!

*功章

这个被邻居嘲笑吹牛却拿出那么多*功章的老人是谁?立下那么多*功他为何却选择了深藏功名默默无闻60年?

这位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名叫张良荣,是一名退伍老兵。但是在他成为一名解放*以前,曾非常厌恶*人。

张良荣出生于年的四川资阳,当时神州大地战火频发,民不聊生,*阀们混战不休,国民*反动派烧杀抢掠、迫害平民。这些穿着*装不保护国家保护人民却反过来戕害百姓的*阀和国民*反动派,让当时小小年纪就颠沛流离饱经迫害的张良荣对当兵的深恶痛绝。

战场

年3月,做过长工、扛过大包、拉过*包车的张良荣遇到了解放*。

这支与众不同的*队刷新了张良荣对*人的认知,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埋的理想与渴望。

解放*穿的朴素整洁,装备简陋却纪律严明。他们既不像*阀和国民*反动派那样凶神恶煞地欺负百姓,也不像他们那样肆无忌惮地受贿抢钱。他们双眼充满希望,身体充满力量,心中充满热血,他们说:“救国救民!”

救国救民,这是当时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上唯一一支以国家和人民为奋斗目标的*队。

张良荣被打动了,他依然厌恶*阀和国民*反动派,却不再说自己厌恶*人。他已经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不是所有穿着*装掌着权利的人都能被称作*人。

24岁的张良荣加入了晋冀鲁豫野战*四纵十一旅,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一名真正的*人,一名为“救国救民”而努力的*人。

部队行*

解放*的生活和看到的*阀和国民*反动派的生活天差地别,不仅吃苦受累日夜行*,还经常不眠不休的打仗。

生活是艰苦的,张良荣却觉得更加充实。

小的时候,张良荣的愿望就是能吃饱。再长大一点能自己做工挣钱了,张良荣的愿望还是能吃饱,能在不受国民*反动派欺负的情况下吃饱。

这个简单的愿望在以前看起来是那么难实现,但是在加入解放*之后,在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日子里,他终于一点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

为了这希望,张良荣干劲十足,打起仗来很拼命。他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死,这种不顾生死敢打敢拼的精神迅速将张良荣锻炼成为了一名可以带兵冲锋陷阵的老兵。

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在这场解放*牺牲最重、歼敌数量也最多的战役中,张良荣曾四次受伤,几度与死神擦身而过。

在战场上作战时,有一次头上的鲜血流的都糊住了眼睛,张良荣才恍然发现自己额头上中了敌人的炮弹碎片,但是他只是抹了把脸上的血就继续冲了上去。

还有一次,那场仗打得很惨烈,张良荣的子弹打完了,手雷也扔出去炸翻了几个敌人,武器都用完后手无寸铁的他准备与敌人肉搏,死也要拉个垫背的!最后,还好战友及时过来支援他才活了下来。

战场

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张良荣所在的部队遇上了国民**维*团优势兵力的集中轰击。

*维*团出动了8架飞机、20余辆坦克等两百五十多辆战车和两个榴炮弹营。

张良荣后来回忆道:“当时飞机在天上不停地轰炸,地上的炮弹轰隆作响,敌人的机关枪打得跟下雨一样,战场上真的是没有一点儿安全的缝儿,一天打下来,身边活着的都没剩下几个了。”

面对敌*如此强大先进的火力装备投入,我*阵地随时都有可能失守。

坦克是这次战场上最大的杀器,虽然已经尽全力使用一切反坦克武器来防御,但是坦克作为战场上的巨无霸还是无情收割了一波又一波解放*战士的生命。

这些无情的钢铁机器看起来好似不可战胜。

坦克

张良荣亲眼目睹战友被坦克碾压前抱着一捆手雷,他点燃了手雷准备跟坦克里的敌人同归于尽。然而,手雷带走了战友的生命,坦克却丝毫无恙。

血肉之躯无法战胜钢铁机器,部队一次次后撤。

关键时刻,营长决定抽调作战能手组成一支临时的反坦克小队,张良荣也被选中了。这支反坦克小队,也可称之为敢死队,失败了会当场牺牲,成功了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张良荣的任务是炸掉坦克,因为坦克的特殊性,他选择了用拉线式地雷埋伏。

战友们的牺牲令张良荣无比愤怒,不解决坦克也将有更多的战友丧命。张良荣徒手挖坑,将炸药埋在坦克的必经道路上,用土把炸药和引线都埋起来做好伪装,一切准备好后张良荣带着战友在旁边深坑里埋伏,手中紧握着引线,等待敌*坦克入瓮。

战场

坦克过来了!看到坦克进了埋伏地雷的地方,张良友立刻拉动手中的引线!然而,意外发生了,炸药没有爆炸。张良荣赶忙又使劲拉了一下,这一次,地雷被引爆了。伴随着一声轰天巨响,不可战胜的钢铁坦克被成功炸毁。

随着坦克被炸毁,张良荣也因为第二次拉引线的动作过大被敌*发现了。

损失了坦克的敌*愤怒地朝张良荣所在的地方发射了一枚炮弹,同时枪林弹雨也都密密麻麻地朝张良荣发射。在如此周密的围攻下,敌人觉得张良荣肯定已经死了,就没有上前检查。正因为敌人的自大,张良荣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

第二年,张良荣加入了中国共产*。

剿匪

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以后,张良荣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到战争中,继续进行反坦克行动。在很多次与敌*的殊死较量中,张良荣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此后,张良荣埋地雷、炸坦克、过长江、剿土匪,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炮火和硝烟中,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老兵。

解放战争胜利以后,张良荣褪下*装,带着记录着他赫赫战功的六枚*功章离开了部队,退伍回到了老家的供销社酒厂工作。*和国家没有亏待退伍后的张良荣,这份工作在当时人人艳羡。然而,张良荣却没干多久就辞职了。

当时中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想要中国重新焕发活力的首要任务就是种植粮食,让百姓吃饱!

张良荣从出生到长大经历了十几年吃不饱的日子,现在解放了,还有很多人在忍饥挨饿,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

不一样了!不打仗了,也没人敢烧杀抢掠了,努力种地,认真生活,就能获得好日子了!没有谁比张良荣更知道这其中的区别了。

在*发出“动员城镇人员回到农村一线”的号召后,张良荣毅然辞掉了别人艳羡的工作,回到了农村务农。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里去!要打敌*,我就背上枪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国家缺粮食,我就去种地!

劳作

从此以后,张良荣从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人,转变成了一位勤勤恳恳踏实种地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还在村里好心人的介绍下成了婚有了孩子。

结婚后张良荣就将所有的*功章都锁在了木头箱子里,从此以后,做了60年的普通农民,连妻子儿女都不知道那个木头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也从来没有听他提起过那些峥嵘岁月。

生活里不是没有过艰难的时候,但是张良荣从没有向国家申请过任何资助,也没有跟身边的亲戚朋友讲起过自己光辉的过往。就连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只是知道他以前曾当过兵,更多的张良荣就没再提起了。

立功奖状

农村的街头总有很多人乘凉闲聊,张良荣经常在跟人闲聊时被问起往事。几十年过去了,战火纷飞硝烟不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很久,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就对往事更加好奇。村民们听说张良荣以前当过兵,便经常好奇地让他讲讲打仗时候的事。

然而,无论大家如何追问,张良荣就只是笑笑却绝口不提,问得急了,也只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兵。”

张良荣这种回避的态度让好奇的村民们产生了疑问,张老头是不是吹牛的啊?抱有这个想法的人还不少,有人问他:“老张你说你是个老兵,你们都打完仗回来这么些年了台湾还没解放,你们怎么不去解放台湾啊?”

一贯对村民们的玩笑一笑置之的张良荣这次却激动起来,他挥着手说:“要是现在国家下令收复台湾,我是一定要去的,你别看我年纪大,我的枪法比年轻人还准呢!”

张良荣说完就默默离开了,村民们却笑着说,老张又在吹牛了。

年,四川省发起了“寻找最美老兵”活动,也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从回到农村做农民开始,张良荣就将所有的*功章锁在了一个木头箱子里,将过往的峥嵘岁月和累累功绩都深埋心底,没有对旁人提起过,就连妻子儿女都不知道。

这些*功章不仅令张涛和村民们震惊,更震惊的是他的家人们。

张良荣的女儿回忆说:“我从小就知道爸爸以前当过兵,他将*功章都锁在了家里那个木头箱子里,但他从来没讲过这些勋章的事,也不让我们碰这个箱子。要不是你们来,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我爸爸是一个这么伟大的人。”

张良荣

尘封的木箱被打开,光辉的过往展现在大家面前,以往嘲笑张良荣的村民们非常震惊,为什么张良荣从不提及自己的荣耀呢?

这是一件让人们很不理解的事情,但是在张良荣眼里,却是应该的。

第一,当年战场上牺牲了那么多战友,他能活着回来见证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已经是最幸运的事儿。若论战功,那些将命都献给了祖国的战友们才更值得被嘉奖。

第二,他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才真正理解了*人的意义。*人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人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人就是为了人民而浴血奋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很正常的事,是不应该拿出来特意炫耀的事。

第三,大家都在默默地奉献,每个人都在为建设新中国而尽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他认为那些荣耀已经过去了,不应该再反复拿出来说。

基于这些考虑,张良荣将自己的*功章都锁在了一个箱子里,那些英勇事迹也都被他深埋心底。

如今他选择将这些过往说出来,不是为了获得国家的优待和资助,而是为了让和平年代的后辈们,不要忘记那些国家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中国人能吃饱了,过得更好了,更不能忘了那些为了如今的美好生活而奉献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张良荣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张良荣已经95岁,他曾经埋地雷、炸坦克、过长江、剿土匪,三立特等功,多重荣誉加身,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又扎根农村,他是一个了不起英雄!

将功劳簿尘封,默默无闻60载,但是当人们再问起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时,他依然坚定地说:“只要祖国需要,拼了这把老骨头,我依然可以上战场!”

若有战,召必回!

伟大的老兵,伟大的民族英雄,为你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人民永远铭记,是你们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用鲜血和生命为人民赢来了和平美好的未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95岁特等功臣深藏功名60年,妻儿不知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