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3.html前几天一个成都粉丝在后台留言,问天府世家如何,我猛然发现高新区的中高端盘几乎都上建面了,而且是在如此严格的限购之下上了.而这些盘几乎都是我2年前在知识星球推荐的。
选择大于努力,如果2年前选择成都的网红盘,CEO盘,现在在资产层面上和重庆至少是百万级的差距。但又有多少人会买这些中高端的网红盘,贵妇盘的,而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差距仅仅是屌丝盘的差距,得到的结论无外乎是成都和重庆相差不大,重庆仍然是洼地,后面的雪坡还很长。
这些话听了十年,耳朵都起老茧了,雪坡爬了十年,真心爬累了。从第一篇写成都的爆文《年初观察:成都完美兑现,重庆等待补涨还是被吸?》,我逐渐意识到,重庆房价可能十年二十年都很难超过成都了。既然我坚持强者恒强的理论,那么差距不会缩小,只会扩大。
随便打开一张成都房价地图,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成都和重庆的房价差距其实已经接近一倍了。这张成都本地房产自媒体总结的成都10月房价地图,除了青羊区的房价是错误的,其它区的房价都比较接近客观事实。
通过对比成都和重庆的房价地图,我们其实可以清晰地看到成都和重庆核心区的房价差异已经非常大了。成都二圈层的龙泉驿区房价几乎和重庆排第二江北区一致,而龙泉是什么地方?距离成都一环的春熙路22公里,相当于巴南北碚的位置,过去就是一个郊县,十年前房价我清楚地记得是多。
即使有最严格的“四限”(限购+限售+限贷+限价),成都的二手房市场早已形成了稳定的格局,攀成钢+金融城,老主城五区,二三圈层。成都的塔尖楼市也在朝着进*,难以想象,成都现在已经有单价0+总价万+的二手房,光是车位都是50万,比如中海城南官邸。
从链家上看,成都二手房的成交量(流动性)也是重庆二手房的1倍以上,重庆还停留在新房去库存的阶段。无论是从平均收益,涨幅,流动性,成都的表现都更为优异。并不是要故意夸成都或者黑重庆,我们都必须要开始面对一个客观事实,成都的“掐尖效应”正在慢慢发酵。
如果成都的房子比重庆更适合投资,成都楼市更有“财富效应”,那么,高位资金资本会选择成都而非重庆。你可能会问,我一个吃小面火锅长大的重庆人,成都房价高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仍然过我“幸福的重庆生活”。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现实的问题,当你老了,你的孩子长大了,要读大学了,他要选择成都的大学,比如川大西财电科西交,毕业了大概率留成都工作,那么必然要涉及到买房,你卖掉重庆的房子,确定能在成都上车吗?或者,能在成都哪里上车?况且成都买房是有门槛的,不是有钱就可以,在限购没解除的情况下,没有成都户口,外地人还得参加2年社保,社保完了还得参与新房摇号,而这2年还要保证房子不涨价。
为什么成都房价一直比重庆高,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字概括:先天占优势,后天又努力。我们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值得投资,必然要先看它的城市基本面,城市基本面中最核心地就是*治基本面,毕竟中国楼市一直是一个“*策市”。成都是拥有多万人口的四川省省会,且是强省会,集全川之力建设。成都省会历史悠久,在重庆直辖之前,成都已经做了二千多年的四川首府。作为省会,成都一直是四川的*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掌握着最重要的大区机构:铁路局,空管局,高校,数量最多的外国大使馆,外企央企中国强总部机构,这些都是吸引周边和全国高精尖人才的利器。这些中高端人才带着大量的技术,资金,具有极强的投资消费能力,他们工作买房创业,又会创造大量的高薪工作机会,通过成都擅长的媒体宣传,营造一种“成都收入最高,赚钱机会最多”的文化输出,整个川内,西南的有钱人都会向往,购买力上去了,那么像攀成钢,金融城这样的房价高地,富人区就会形成,大牌开发商也乐于在成都高价拿地,高品质的住宅就会大量出现,然后有钱人吸有钱人,富人区会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强,市场资源配置越来越优化,城市升级越来越快。
成都的首位度常年能排到全国前三。去年成都的GDP占全四川的37.6%,有一些排行榜甚至把成都排到了第一,比如《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报告》就认为成都从城市规模,产业和功能的综合得分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成都因为首位度高,也被冠以“吸血*”的称号,但成都似乎并不在乎,而且全国都在学成都的强省会模式,连深圳最近都在学成都:要集全广东之力发展深圳。
中心城市强大,周边向往,成都深谙此道理。于是房价,成为了成都打的最重要也最隐藏的一张牌。通常,一般人会认为,一个城市房价越低越容易吸引外来人口和人才。但是,当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个城市房价越高,人口和人才会大量外流吗?比如房价最高的北上广深,动辄十几万的房价,外来人口大量减少了吗?恰恰相反,房价最低的城市,比如鹤岗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口大量减少。
就拿成渝两地来举例,成都房价提高后,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量增长。而房价低得像川2城市的重庆,大重庆范围内,人口增量还不如成都一个市的人口增量,而重庆其实是一个多万人口基数,3.24万平方公里的中等省规模。
房价提高,地租提高,才能真正地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打个比方,锦江区的攀成钢现在是顶级富人区,而十多年前是什么呢?就是个锦江区人都看不上的钢管厂,可能就和重庆大渡口差不多,为什么能野鸡变凤凰呢?首先就是地价提高,房价提高,*府引入了如中粮,吉宝,仁恒这样的全国甚至全球大牌开发商,硬生生地把这个钢管厂变成了顶级的富人区,到底是先升级产业还是先提房价?成都选择了后者,成都怎么提的房价呢?首先就是会讲故事,什么“天府门廊”之类的使劲吹,再引入高端的教育配套,这是有钱人最在乎的东西,做强了教育配套,地价自然上去了,大牌开发商自然就来拍地了,紧接着有钱人就来接盘,然后升级周边消费,火锅升级为海底捞,江湖菜升级为茶餐厅,有钱人大量入驻,形成财富效应,最后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
而重庆打造“富人区”的思路正好相反,先费力地引进各种所谓高大上产业,这个引进先不管真假,前前后后经历了几届班子,不仅耗时漫长,*策延续性也不佳,至今腾讯西南区总部一年了也没正式运营,也没见有多少真正的高薪职位放出。引进的开发商也不行。即使像照母山引入了万科,香港置地等大牌开发商,还是小打小闹地修鸽子楼,真正地有钱人会喜欢吗?而且照母山,礼嘉这些所谓的富人区,享受地基本是和公租房人民一样的教育配套,还是大家坐下来一起吃火锅互称老师的心态,有钱人会放心把孩子放到这些学校来接受道德绑架吗?那么不解决基本的教育配套问题,照母山,礼嘉的空置率还是高企,空置率高企,房价下跌,资本逃离,有钱人逃离,消费降级,最后城市降级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基本面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产业顶层设计,成都也可以说走得更为超前。首先就在很多年前掘弃了低端的制造业,容易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成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成都的主力产业如今已是电子信息,轨道航空,通信产业,生物医药。而重庆还在吃以前的人口红利,固守摩托车,建材等产能过剩又落后又污染环境的产业。当全国开始严格执行环保令,重庆的各种高能耗工厂不得不关闭,工人大批失业。虽然同为西部城市,产业跌代升级这块,成都因为提前地积极地拥抱了以智能化科技化人性化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免遭了行业周期换代的阵痛,重庆还沉浸在“直辖市”幻影里,鸵鸟式地,不断以新的谎言掩盖旧的谎言,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错误。
成都超前和大手笔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今年第三季度的GDP排名上终于见到了成果,虽然GDP规模还未超过重庆,而增速已遥遥领先,而GDP增速曾是重庆赖以生存的法宝。成渝的长期“斗法”中,成都不仅保留了自己人口禀赋的优势,还步步紧逼掀翻了重庆最后一块底牌-GDP增速。并且GDP增长的贡献大都来自于新兴战略性产业。新贵城市战胜老贵城市必须以压倒性的优势,但如果老贵比新贵还野还刚,那新贵永远无法上位。
其实单看人口,从人口规模,结构,质量来说,成都已经赢了。成都年的目标是万,重庆主城是万,人口顶层设计上重庆仍显得有些自卑。而最关键地是,重庆主城九区才万常住人口,距离万的目标还有一半以上。重庆本身的人口增长率又很缓慢,老龄化率也高,成都还可以用TLJ抑制重庆虹吸周边的四川城市,区县人口大量净流出,这个目标实施起来就太难了。
其实重庆山多路窄,需要大量架桥凿隧,城市建设成本极高,本就不该天量供应,撒胡椒面似的发展新区,反而成都是平原,城市建设成本低更适合天量供应摊大饼,反而没有这样做,而是集中力量先发展高新区+天府新区,然后通过限购的外溢效应,将刚需人口“赶到”二圈层的龙泉,温江,郫县购房,等二圈层房价起来后,又发展三圈层的青白江,三圈层起来后又是四川的二级县市,如简阳,资阳。而且,成都扩大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很简单,不需要像重庆那样“傻耿直”修房子修公租房,只需要通过代管方式吞并周边的四川县城,比如已经被部分代管眉山,全域代管的简阳,下一步可能的广汉。而代管,是这些小县城求之不得的福利,对于当地老百姓最直接的福利,并入成都,自己的房子,户口就值钱了,而拥有成都户口,就可以玩成都的限价盘游戏了,摇上一个限价盘,马上就能挣出两三年打工的钱。
成都的顶层设计决定了更吸中产和有钱人。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标准的中产,住在大坪的万科锦程,在成都攀成钢有多套房,他今年决定还是卖掉唯一一套重庆的房子,回成都发展了。我曾劝他留下,至少在重庆留一套房,他给我讲了很多理由,大都是我上面说的东西,人口基本面,*策基本面,产业基本面,城市顶层设计,成都都更偏向中产,以及中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他们有更高的品质追求和资产诉求,所以成都的房价上限肯定会比重庆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重庆更偏向中低收入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最穷的人口的吃饭问题(扶贫)上,所以房价肯定是没有下限的,因为这些群体,饭都吃不起还买得起房吗?无论多低的房价都不会满意,写信要求公租房配游泳池也见惯不惊了。
很多人老是问我成都和重庆,哪里最适合投资,哪里最适合工作,哪里最适合定居,这些日经问题都不是问题,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资产目标。如果你希望未来,需要资产自由财务自由,卖掉一套房子可以去更多的城市定居,比如像北上广深人士,卖掉一套房子可以到全国多个大中小城市降维打击,裂变多套,你有这样的金融思维就应该选择成都而非重庆,因为成都房价的上限比重庆高,房子的金融性,楼市的财富效应都比重庆强,老百姓投资房产更容易赚钱。如果你希望未来,不需要什么虚头巴脑的资产自由财务自由,喜欢早上小面中午江湖菜晚上火锅的重庆生活,祖孙三代呆在重庆也无所谓,你选择重庆更适合。但是有一点,如果你没有强大的选筹和变现裂变能力,坚守唯一一套房,即使可以不管小孩的教育问题,老了自己的养老问题也无法解决,因为重庆的房价虽然便宜,物价却达到了新一线城市水平,你不多买房也要多搬砖存钱来应对劳动力逐渐下降甚至会失业的中年危机,也就是未富先老的中国式悲惨结局。
强省会时代,中心城市抢资源意识和能力都比过去有显著地加强,重庆不是不努力,不是没进步,而是别的城市太努力,进步太大,城市和人一样,不进则退。对于重庆,重庆的房价,不要抱太大希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1年前,2年前,3年前,甚至10年前,都不断地有人和我杠,和我吵,重庆房价总有超过成都的一天,我也希望,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我们能不能等到这一天?也许,正像一篇重庆自媒体的文章所说的,重庆现目前问题很多,很困难,但相信重庆“傻人有傻福”,你会信吗?成熟的投资者,没必要被成渝两地杠精互撕的情绪性信息误导,成都和重庆里选,有足够预算的,我还是建议选择重仓甚至全仓成都,再过几年十年看,你会感谢你今天这样的选择。
转载自